2018年上半年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为1051.6亿元,较2017年上半年851.4亿元,同比增长23.5%;预计2018年我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将达2000多亿元。不过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,生鲜行业将会迎来洗牌期。一方面大量中小型生鲜B2B企业或倒闭或被并购;另一方面阿里、京东等电商巨头入局,不断加码冷链物流和生鲜供应链投资,传统生鲜B2B企业、广西生鲜配送也面临着挑战和机遇。
广西生鲜配送
1、人力成本不断提高
劳动力供给是影响劳动力成本的关键因素之一, 中国的人口红利已处于末期,正在步入轻度老龄化阶段.劳动力已经出现了净减少,并且增速会持续上升。人力成本大概以每年16%在增加。对于生鲜配送企业来讲,人力成本将会越来越贵。人力成本急剧的上升,导致生鲜配送企业的竞争也会加剧,运营效率成为核心竞争力。生鲜配送企业必须通过互联网技术对食材采购、分拣、配送进行精细化运营,才能在众多的配送公司中脱颖而出。
2、重模式VS轻模式
所谓重模式指的是自营路线的生鲜B2B平台。自营模式虽能加强企业对食材来源、食材品质、商品供应及物流配送的管控能力,但这也导致产业链过长,模式过重,制约了企业的扩张速度,企业承担风险和资金压力比较大。
重模式的劣势则是轻模式的优势。轻模式的运营成本低,因为省去了仓储,物流环节,所以启动成本低。但生鲜行业批发商和客户的信任关系、合作频次相对十分稳定,线下容易形成强关系摆脱平台。同时平台掌控力低,客户体验不能保证,种种因素导致用户对生鲜B2B平台的依赖度相对偏低。
3、小客户与大客户
生鲜B2B下游客户多为小客户(大多数是个人餐饮店),这是海量群体,也是互联网企业所看好的巨大入口。这些餐饮店客户具有生命周期短,决策流程短。价格敏感度高等特点。 小客户缺乏忠诚度、对性价比的过度追求使得生鲜B2B平台很难在它们身上赚到钱。但餐饮行业前景普遍被看好,随着城镇化的发展,将有更多的人成为城市餐饮的消费者。
生鲜B2B下游“企业食堂+医院+监狱+教育+电力+银行”等大客户。相对于整个市场规模来说,占比较小,且对资金链和专业化程度要求更高,具有一定的行业壁垒。由于押账周期长,资金周转会存在一定的问题。宏鸿农产品集团通过多年发展,目前已经在华南、华中、华东等多个区域完成了战略布局,并在全国实施合伙人计划,目前已初见成效。
有人认为,生鲜B2B模式才是未来发展的蓝海。相比B2C模式仅在生鲜消费零售市场活跃不一样,生鲜B2B涉及的行业更广,市场容量更大。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,专业化和规模化成为B2B生鲜配送行业的必由之路。当然,二者没有绝对的界限,专业化到了极致会走向规模化,而规模化到了一定程度也会向专业化延伸。